大会现场图
Blued凭本事站上世界艾滋病大会的演讲台,为啥不能傲娇一下?
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,艾滋病防治毫无例外地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。7月26日,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两位中国代表的发言均与Blued密切相关。
Blued首席医学官米国栋博士在“新工具与旧把戏:了解疫情的创新方法”环节中向全世界介绍了通过Blued探索建立开放式检测队列,了解MSM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率的方法。经过9个月的研究,淡蓝公益团队证实了这一创新方法是可行并且有效的。这一创新举措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。
Blued首席医学官米国栋博士会上发言
会后,拉丁美洲、印度等地的研究机构和男同组织纷纷找到我们,希望能与Blued合作,在当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研究工作。
与会代表热烈讨论
此外,中山大学的邹华春教授分享了中国男同人群手机社交APP的使用情况。研究发现与不使用APP的群体相比,使用APP的在安全套使用和HIV感染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,但HIV检测的比例更高。
图示第一栏(红框)体现使用APP的MSM人群检测比例更高
第二栏(非红框)两组人群HIV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
这进一步说明所谓“手机社交APP助长了艾滋病传播”无非是虚妄的想象。相反,手机APP能有效保护同志免受艾滋病伤害。
(文:于飞 | 编:淡蓝公益)
相关阅读